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》《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》要求,结合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(以下简称省黄三角农高区)实际,编制并公布201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。本报告由总体情况,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,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,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、行政诉讼情况,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等部分组成。本年度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9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。如有疑问,请与省黄三角农高区管委会办公室联系,地址:山东省东营市省黄三角农高区智慧路7号;邮编:257347;电子邮箱:ngqbgswb@shandong.cn;电话0546-8909017。
一、总体情况
2019年,省黄三角农高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和山东省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部署要求,进一步调整优化公开目录,深入拓展公开渠道,持续丰富公开形式,及时回应社会关切,不断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力度和实效,政府信息公开水平实现新的提高。
(一)主动公开情况
进一步规范和深化主动公开工作,凡是应该公开和能够公开的信息,都及时主动公开。截止2019年12月31日,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18条。其中,通过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主动公开政府信息45条,通过微信公众号主动公开政府信息63条,通过各级媒体等方式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0条。其中,概况信息2条,法规文件及解读21条,重点领域信息11条,业务信息及其他类信息84条。
一是及时公开机构概况。根据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》第二十条要求,根据农高区机构改革和有关调整情况,及时更新机构设置、部门职能、领导信息、工作职责等信息。二是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。对招商引资、重大项目建设、重点民生措施等内容,在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主动公开,方便了社会公众知晓。三是及时公开财政领域信息。根据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》第二十条第(七)款要求,及时发布了本单位财政预决算情况。
(二)依申请公开情况
1、依申请公开情况。农高区2019年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0件。
2、申请处理情况。共答复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件并按时办结,按时办结率100%。
3、申请行政复议、提起行政诉讼情况。全年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被行政复议、提起行政诉讼情况。
(三)政府信息管理情况
一是完善信息公开管理流程。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全流程管理机制,重要信息由分管负责人把关审签,最大限度保证公开内容经得起审查。二是严格做好公开信息保密审查。认真落实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》等规定,按照“先审查、后公开”的原则,严格做好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,确保公开信息不涉密、涉密信息不公开。
(四)平台建设情况
一是积极配合网站管理部门对农高区门户网站进行维护和更新,配合做好网站信息填充和迁移。二是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。积极邀请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农高区重大项目、重大活动、重大工程情况,在大众日报、黄三角早报、东营日报等各级媒体发稿16篇,有效宣传了农高区工作,为农高区建设发展提供了良好外部环境。
(五)机构建设及人员配置情况
按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求,结合农高区工作实际,由农高区办公室全面负责政府信息公开管理工作,各部门、单位全力配合,公开发布的信息及时主动报送办公室按程序发布,确保了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。
(六)监督保障情况
一是强化考核监督。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,激发各部门、单位参与信息公开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二是完善机构建设。召开半年和全年政务公开工作会议,明确政务公开阶段工作原则、任务和责任分工。梳理编制完成《农高区政府信息公开指南》,进一步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、时限、形式、主体等要素。三是强化人员配置。积极参加山东省、东营市组织的政府信息公开业务培训,切实提高了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。
(七)工作考核、社会评议和责任追究结果情况
一是建立考核通报制度。对报送信息实行每月考核通报,及时跟进落实。二是主动听取社会公众意见。积极主动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与建议。三是责任追究结果情况。2019年我区未出现因信息公开不到位需要进行责任追究的情况。
二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
(一)2019年存在的主要问题
一是公开职能有待强化。政府公开专业化队伍素质能力还不够高,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能的发挥;二是公开的广度深度有待拓展。特别是涉及公众参与、会议开放、数据开放等任务有待进一步加强,决策公开、结果公开与社会公众的期望仍有一定差距;三是依申请公开办理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,影响了整体的公开水平。四是政府信息公开及时性、全面性不足,部分公开目录有待于进一步细化,重点领域的信息公开需要进一步强化。
(二)改进措施
一是着力强化工作信息公开。围绕新旧动能转换、乡村振兴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,全面公开、精准解读相关政策措施,确保政策内涵透明、信号清晰,助力稳就业、稳金融、稳外贸、稳外资、稳投资、稳预期。
二是着力强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。持续做好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、公共资源配置、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信息公开。突出做好就业、教育、医疗、征地等社会高度关注、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领域的信息公开工作。注重运用技术手段实现公开的信息可检索、可核查、可利用。
三是着力强化公众参与和政民互动。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公众权益的重要决策,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,须通过征求意见、咨询协商、列席会议等方式扩大公众参与。积极探索公众参与新模式,不断优化网站栏目设置,拓展政府网站的民意征集、网民留言办理等互动功能。积极利用新媒体搭建公众参与新平台,加强政府热线等平台建设,提高政府公共政策制定、公共管理、公共服务的响应速度,增进公众对政府工作的认同和支持。
四是着力强化依申请公开工作。完善依申请公开办理工作制度,进一步优化办理流程,提升答复的准确性、规范性和合法性。